一是“微党课”解决工学矛盾。把微党课作为各级党组织的固定内容,利用工作之余或会议结束后开展20分钟微党课教育,基层站、队、区利用交接班讲评和站内会议期间,进行10分钟微党课宣讲,形成长效学习机制。“微党课”采取党员自主选题轮流主讲的形式,突出“短、平、快、新”的特点,让理论学习由“一言堂”变成“大家讲”,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。
二是“微平台”搭建活动阵地。依托“党务活动群”“党支部微信群”等公众平台作为活动“微阵地”,每天以图片文字、网页链接、站内好人好事等喜闻乐见的形式,推送“两学一做”相关内容,增强工作指向性。
三是“微载体”强化服务实践。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组织,发挥“微载体”的撬动效应和“蝴蝶效应”,在防汛高温等特殊时期,发挥志愿者作用,积极服务司乘,将“两学一做”精神真正外化于行。
四是“微故事”发挥示范作用。积极发掘身边的“旗帜党员”,“旗帜党员”结合自身经历,结合实际工作,讲述自己的故事,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将“两学一做”外化于行,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向社会传递正能量。(中原高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