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津冀鲁晋高速公路ETC车道有望下月联网

 京津冀鲁晋高速公路ETC车道有望下月联网

 记者昨天获悉,继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三地高速路ETC联网后,山西、山东也将加入此行列。今年10月底,京津冀晋鲁ETC力争联网运行,这将成为全国第二个“不停车收费系统网”,200多万辆车将享受这一便利。

 □提速缓堵

 车辆ETC通行省时三分之二

 在北京开车的司机都有过类似经历,在节假日拥挤的高速路上,收费站经常排起长长的车队,但是ETC车道往往畅通无阻。研究统计表明,ETC车道通行能力为1000辆/小时,单车道通行能力与人工收费车道相比增加了740多辆,也就是说从ETC车道通行,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。

 本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于2008年12月20日全面开通试运行,2009年5月1日起正式运行,并试行9.5折的通行费优惠费率。目前,北京市高速公路已全面实现电子收费,累计投资3.06亿元,建成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365条,人工刷卡车道1088条,ETC车道站点覆盖率达100%,即所有的收费站都至少有一条ETC车道。

 根据测算,本市2条ETC收费车道约相当于4条人工收费出口车道和1.7条人工收费入口车道的通行能力之和。北京市现有的365条ETC收费车道,使得收费网络的路网收费处理能力合计增加21.00万辆/小时,明显提升了收费站的综合通行能力。

 与人工收费车道相比,单车通过ETC车道的平均延误减少58秒,据此测算从2008到2013年,ETC用户总延误时间减少约890.56万小时,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交通出行。目前,北京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交易量日均为31万辆次,平均通行比例达到27%,高峰时段达到35%,收费站拥堵得到较大程度缓解。

 电子收费系统的实施也减少了人工收费车道的建设,节约了运营管理成本和建设用地。目前北京市改建的365条ETC收费车道,相当于在原有人工收费车道(入口和出口方向)数基础上新增675条,假定50%车道基本发挥其通行能力,相当于减少了338条人工收费车道的建设,节约用地338亩。


关闭